——这人哪来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在大虞一方的视角来看,明光尘的出现就是这么突兀不自然。
而对于流翠岛本地的生灵来说,明光尘带来的震撼足以称之为改天换地。
即便是在许多年后,那些同属于明镜城,曾亲眼见到颅骨京观的鼠人也无法遏制住自己心中的恐惧与震撼,无法忘记当年看到的震撼天地的场景。
那时,流翠岛上浮现出一轮血色的夕阳,光辉普照之下,生灵枯萎腐朽,万物化作飞灰,神通消散,灵法止歇,宛如血潮的光晕平等地覆盖在万事万物之上,唯有得到夕阳加持的鼠人武者在前线奋勇杀敌,斩下那些同为一族的鼠人头颅,狂热地将其奉给被各方称之为【无明魔君】,他们称之为【玄镜真君】的明镜城之主。
玄镜本无明,借此血气之祭,无明魔君化云海天幕为镜,荟萃天光,凝为一束,贯穿了流翠鼠人祖灵本体,将其重创,更是将流翠主山轰塌小半,威慑帝龙与天凤一方的修者,令他们不敢继续进犯。
屹立了千万年的古老山体在夕光中土崩瓦解,化作流淌的熔岩之潮,粉碎了所有敌对鼠人的战意。
这已是【神力】。
流翠岛上,出现了一位堪比神灵的祭灵大修士。
一位真君。
经此一役,流翠岛上的三方势力彻底打消了趁早铲除明光尘的想法,各方都提起精神,认真地开始分析‘无明魔君’的实力,来历和底蕴,并做好了四方共治流翠岛的打算。
而明光尘携大胜之威,却也没有去争夺更多的领土。
明镜城建起,气候初成后,他一改过往常态,不再征服周边的零散鼠人部落,反而收缩起来,开始巩固统治范围。
流翠岛一时间,居然回归了平静。
而明光尘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首先是人手不足,其次,他也不想暴露更多实力,让大荒界的大势力更加警惕。
通过和各方的战斗,明光尘已经逐渐了解大荒界的许多事宜,也知晓此地的力量体系。
大荒界的修行体系,同样传承自【道庭】,但就和怀虚界在魔劫之后发展出了独特的武道那样,大荒界的力量体系也因为天地法理与神灵的存在,变得极其独特。
大荒界因天地中的自然灵煞极其暴乱的原因,生灵基本无法依靠命格亦或是灵根等个体天赋来修行,必须要摄入【灵物】才能拥有超脱凡俗之力。
但也正因为如此,因为生活在灵煞如此暴乱的世界中,即便是凡俗,天生肉体素质也不逊色于怀虚界【心体技】之境的习武者了。
一个正常人【肉胎】,只要持续不断地锻炼,锻炼到自己身体的临界值,再服用一次‘灵食’,就有一定可能打破凡胎的极限,成为一名第一阶后天境的修士。
当然,首先是要有‘灵物’。
决定大荒界修行者修行速度的,最重要的是获得灵物资源的‘权力和渠道’,其次才是消化转换灵物的效率。
当然,非要细分的话,也不是只有灵物——神灵本就是天地的化身,可以安抚灵力,故而祭司一系可以依托神灵赐福,得到修行用的灵力。
至于古老的方士祖廷,本身就建立在大灵脉上,他们建设的法域,也可以从天地间提炼出稳定能用于修行的灵煞,拥有稳定的传承体系。
唯有这天地间最常见的‘武者’才会受制于‘灵物资源’,成为前两者的护法。
流翠岛上的鼠人部落,基本只有掌握有部落资源的酋长和供奉祖灵的祭司一系才能出现修士,而修士也是部落天然的领袖,他们需要部落的资源供奉自己,才能维持境界,乃至于更进一步,若是离开了部落,没有资源,那修士的境界也会退转,甚至‘自噬入灭’。
这也是绝大部分大势力斗争失败者的结局:若是没有为自己准备好退路,那么在失去了权柄后,修士也无法独善其身,只会逐渐被自己过强的境界和力量反噬,最终【归于荒天】。
在大荒界,权力与力量结合的无比紧密,一尊强者背后必然有一个巨大的势力,所以,突然出现一位【不知道来历的强者】是极其可疑的,甚至可以说,是【入侵的先兆】。
明光尘就是知晓了这一点后,才没有一口气征服整个流翠岛,而是停下手来,慢慢整合力量。
【后天】【先天】【天罡炼法,地煞炼真】【祭灵】【镇神】【造物尊】……以及最后的,代表着大荒界中,天地至高神威,诸多主神的【诸天主】。
这便是大荒界的修者和神灵境界——好在因为同为道庭传承,这些境界的尊称也都是‘地煞天罡真人’‘祭灵真君’‘镇神天君’‘造物尊主’,可以很简单与怀虚界对上。